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在新中国第30个教师节到来之际,记者来到百年老校阳新一中,对履新不久的阳新一中校长明道树进行专访。明校长是语文高级教师,湖北省优秀语文教师,黄石市有突出贡献专家,阳新县中语会会长,前后荣获黄石市学科带头人,黄石市学生喜爱的好老师,黄石市优秀教师,阳新县十大名师,阳新县拔尖人才等各类荣誉20余次。他睿智儒雅,自信健谈,对于文化经典,他信手拈来;他思想前沿,高屋建瓴,对于改革动态,他了然于胸。他的访谈,既有强烈的时代感,又有浓厚的文化味,更有丰富的启迪性。
——编者按
记:明校长好!首先祝贺您履新阳新一中校长。从一名普通教师到百年老校的校长,期间肯定有不少艰辛的付出,能和我们谈谈您的工作经历吗?
明:谢谢你的祝贺!也感谢你的理解!我1991年大学毕业后分配到阳新一中工作,从普通语文教师到班主任,从年级主任到政教室副主任,从副校长、副书记到校长,历经24个春秋。我当了13年班主任,带了14届高三毕业班,培养了2名地市高考“状元”,6名县高考“状元”,6名清华、北大学子。《黄石日报》、 《东楚晚报》曾以“培养‘状元’的人”作过专题报道。后来,我走上了管理岗位,虽然工作更忙了,但是,钻教材,搞科研,写论文,做课题一样都没有落下,先后有多篇论文发表,多个课题获奖,并且还培养了多名在省市讲课竞赛拿一等奖的优秀青年语文教师。这期间流了很多汗,吃过一些苦。但是,现在回头看,那却是一笔丰厚的财富。我觉得年轻人吃点苦不要怕,怕的是不敢吃苦。
记:从您的履历看,您应该是阳新一中比较年轻的校长,您能谈谈履新的感受吗?
明:我今年44周岁,从改革开放以来阳新一中历届校长的任职年龄来说,可能是比较年轻的吧。对于履新的感受,我觉得与以前担任学校副校长、副书记时完全不一样。2006年,组织任命我为阳新一中副校长,我感到是一种荣誉。2008年,组织任命我为阳新一中副校长、副书记,我感到是一种责任。如今,组织任命我为阳新一中校长,我则感到压力巨大,感到的是一份责任和担当,任重道远。因为,阳新一中校长要肩负起阳新一中4000余名师生的共同期盼,寄托着阳新这个革命老区百万人民的期望,更承载着新一届县委、县政府的重托——振兴阳新基础教育的坚强决心。
记:那么,您是如何理解或定位阳新一中校长这个角色的呢?
明:我认为校长的职责是三个“引领”:一是教学引领。校长,应该是一名教学名师,应该是教师中的首席。校长的重要职责是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打造德艺双馨,学生满意的教师团队。二是思想引领。校长,首先要引领教育思想,其次才是行政管理。没有教育思想引领的学校无异于荒山野岭、戈壁沙漠。菲律宾教育家赫查说过:“我从来没有见过拙劣的校长能办成好学校,也没见过好校长办出坏学校。”校长的管理,重在思想引领,服务师生。 三是方向引领。校长,定方向,应该高瞻远瞩;谋大事,应该与时俱进。校长,要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
记:作为新上任的校长,能否具体谈谈您的治校方略或理念呢?
明:对于学校办学,我认为不能“一个校长一个法”。阳新一中在前几任校长的努力下,特别是新世纪以来,在程时海校长和赵立中校长的引领下,学校办学理念明确,办学思路清晰。我们既要继承优良传统,更要着眼改革创新,走“质量立校,改革兴校,文化强校”之路。
质量立校。这里的质量决不仅指教学质量中的高考成绩。虽然,对于学生和学校来说,高考很重要。学校没有高考过不了今天,但是,仅有高考过不好明天。因此,这里的质量还包括学生的身心,品行,素养等多方面。一所学校,只有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了,才是学校发展的根本。
改革兴校。改革是当前时代的主题,学校工作也要与时俱进。坚持改革本身就是一种校园文化。对于学校改革,我想,重点应该在“以学为先,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落脚点则是提高课堂效率,实现“轻负高效”。
文化强校。文化是一种软实力,对于21世纪的世界来说,文化的竞争将是发展的必然。作为一所学校,要想在竞争激烈的社会大潮中强大起来,发展校园文化则是明智的选择。古语云:“言之无文,行之不远”,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上,也可以借鉴这句话,具体而言:
第一,注重学校制度文化的建设。在当前国家依法治国的形势下,学校要健康稳定发展,一定要在制度的框架下发展,保证学校管理的科学规范有序。
第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让师生学习,熟悉,践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并内化为全体师生的价值追求。
第三,搭建“周末文化讲堂”平台。9月7日,我校已和黄石电视台联合举行了“周末文化讲堂”开讲仪式。我们有幸邀请了首讲嘉宾全国优秀教师高金英老师,她为我们作了《做一个有阳光味道的老师》的精彩演讲。我们将精心打造这个文化平台,服务师生,辐射全县基础教育。我们也诚挚邀请像《东楚晚报》这样的责任媒体共同打造这一平台,也诚挚邀请本校、本县、本市乃至全国的名师、专家等来讲堂作客,让阳新革命老区的孩子享受精美的文化大餐。
第四,浓厚校园显性文化氛围。不久,我们学校将举行辛亥革命元勋石瑛铜像的落成典礼。石瑛是阳新本土文化名人,被誉为“民国第一清官”。他曾任国立武昌大学校长、北大教授,是阳新100多年来卓尔不群的文化名人。我们将借石瑛铜像的落成典礼和石瑛精神研讨会浓厚校园文化氛围。
记:校长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只有被广大教师所认同,才能促使教师的发展,您认为作为校长怎样做才能引领教师的专业成长呢?
明:我想从“我”做起,引领团队一起往前走。俗话说:“一个人走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走可以走得很远。”为了带好整个团队,我将从四个方面要求自己:
一是作好廉洁自律的表率。古语云:“风正则百官皆守,风不正则百病俱生”,廉洁自律要从“我”做起,校园这方净土更需要廉洁文化的滋养。二是作好团结协作的表率。俗话说:“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全校教职工要团结一致向前看,埋头实干共甘苦。三是作好服务师生的表率。校长的职责要以服务师生为第一要务。因为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学生的健康成长,没有学生的健康成长,就谈不上学校的发展进步。一所学校是否为名校,不在建筑有多高,不在设施有多好。正如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所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四是作好改革创新的表率。当下正逢改革的潮流,我们要紧跟时代步伐,积极推进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等工作的改革。我们可以说:谁不改革谁掉队。9月4日,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我们一定要认真研读,领会精神,指引办学,培养人才。正所谓“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同时,我也希望我的团队在“廉洁从教,团结协作,乐于服务,勇于创新”四个方面做得更好!
记:您能为我们阐释“共同成才”的含义吗?
明:对于学校的发展,我希望通过思想引领,名师领航,文化建设来实现“共同成长”。
一是教师-学生共同成长。教师和学生不再是传统的“讲”与“听”,“授”与“受”的关系,更多的是平等对话。虽然,学生的成长进步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教师的思想才华和人格熏染。但是,教师也会在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中收获新知,诚如孔子的“教学相长”。
二是家长-学生共同成长。家长与孩子不再是一种管理与被管理,压制与被压制的关系,更多是沟通交流,互信互爱,好父母就是一所好学校。
三是学校-家长共同成长。学校与家长不再是一种收费与被收费,批评与被批评的关系,更多是理解支持,共生共荣,家校合作,共育英才。
记:明校长,在第30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您作为从教二十多年的教师,有什么感言呢?
明:作为教育战线上的一名老兵,我为自己是一名教师而感到自豪和骄傲。作为阳新一中的学子,我对母校饱含热爱之情;作为阳新一中的教师,我对教育梦想的追求执著而坚定;作为阳新一中的校长,为圆革命老区孩子的成才梦,我将把“办人民满意教育”作为奋斗目标,扎根红土地,奉献赤子心。
记:谢谢明校长按受我的们的采访。
明: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