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也要学会正确归因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09年12月03日 点击数:

 

我们需要普及一下相关的知识,先搞清楚什么叫做“归因”——

一场考试过后,学生拿到成绩,总是“几家欢喜几家愁”、有人高兴有人忧。分数高低,对学生学习情绪的影响很大。考得好的同学自不必说,“考砸了”的同学,是不是应该细细思量几个为什么呢?

小明,期末考试几门不及格。成绩公布后,他万分痛心,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他暗暗对自己说——“我真笨”、“我没脸见人”、“干什么都不行”、“得这样的分数,我还有什么尊严”……他想到了妈妈的期望、爸爸的艰辛,万分沮丧。

分数是怎么同“真笨”、“面子”、“尊严”挂上钩的呢? 成绩不好,并不是小明一个人遇到的问题,很多同学也曾经历过。成绩不好,一定很想为自己这一状态寻找原因。这在心理学上叫“归因”。

归因,即归结行为的原因,指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行为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归因是人类的一种普遍需要,每个人都有一套从其本身经验归纳出来的行为原因与其行为之间的联系的看法和观念。

美国心理学家韦纳(B.Weiner) 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 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内外源),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稳定性),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可控性)。

一个人如将行为归因于个人特征,称之为内归因。如果将行为原因归于外部条件,称之为外归因或情境归因。

影响归因的因素主要有二:(1)社会视角的影响,由于人们在归因上的社会视角不同,因而对行为原因的解释也有明显的不同。(2)自我价值保护,个体在归因过程中,对有自我卷入的事情的解释,带有明显的自我价值保护倾向,即归因向有利于自我价值确立的方向倾斜。

在竞争条件下,个体倾向于把他人的成功外归因,从而减少他人成功对其带来的压力,如果他人失败了,则倾向被内归因。对他人的成败归因,个体均有明显的使自己处于有利位置,以保护自我价值,这种倾向叫动机性归因误差。

这种归因误差并不仅仅是发生在学生身上,在我们的许多老师那里其实也是屡见不鲜。具体体现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总是教育教学不成功的原因归咎为学生基础太差、太笨,或者教育环境太差等,把所有的失败都作了外归因。

我们承认:现实并不完美,学生并不完美,社会并不完美。但我们同时是不是也该追问一下:教育是否完美?自身是否完美?我们的工作是否完美?当然,有人会说:谁又能够完美呢?的确,社会不完美,教育不完美,也没有哪一位老师能够做到完美,但这不应该也不能够成为妨碍我们追求完美的理由。既如此,我们在作外归因的同时,是不是也应该时时检讨和反省一下自己?看看自己有没有亟需要学习的东西,有什么需要改变的地方,有什么可以改进的方法?

对于教育“狂人”们“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的“豪言壮语”,我从来是不以为然的。因为如果真有那样的“能人”,让他做了教育部长,公检法司从此可以消失;让他做了联合国秘书长,恐怕监狱和军队也从此无用。天下从此太平、世界从此大同。想想我们一年要花多少纳税人的钱来养活这些专政机构和强力部门以维护社会的正常运转,拿这样钱来办教育,既可以提高人的素质,又可以促进世界和平,一举现两得,何乐而不为?问题在于:我们的教育本身从来也永远不可能是万能的。即使真有如这些人所说的“万能”的教育,谁又能保证现在的教育本身是完美和绝无瑕疵的呢?

“教育不是万能的,但没有教育是万万不能的。”我们所能做的事情,就是立足于现实,研究现实的社会、现代的教育和现在的学生。抱怨起什么作用?不过是给我们一个不学习、不研究、不进步和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借口。

我时常从一些老师那儿得到这样的答案:老师们很辛苦、班委们很负责、自己很努力。可效果就是不好,不但现在不好,也没见往好的方向发展。理由很简单:现在的学生太差、现在的家长太差、现在的教材太差、现在这个社会环境太差,……且不去说事实是否果真如此,面对这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我们的抱怨有作用吗?我们能够左右别人、改变这个世界吗?

如果都不能,那就先学着改变一下自己吧!——这个世界太大,这个世界也太复杂,这世界上的大多数事情其实都不由我作主,只有改变自己是我自己可以作主的事。因为批评和抱怨除了结怨,除了制造矛盾和麻烦,不会让你收获其它任何的东西。想一想:为什么别人能教好我教不好?为什么有的学生能学好有的学不好?我在用力的同时,是不是也用了心?我们的工作方式、方法是否已经实现了最优化?我们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是否贴近了学生实际?等等。说得直截了当一点,那就是我们在客观公正地看到教育面临的诸多问题和困难的同时,作为一名教师,面对教育教学的不如意,我们应该多作内归因,少作外归因——尽管那样看起来我们似乎完美一点,我们所要承担的责任似乎少一点。

有句话说得好“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教书也一样,千好万好不如真的把学生教好。我们为什么要为自己找那么多的借口和理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