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自我探索对新高考模式下选课决策的影响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18年09月09日 点击数:

   一、问题提出  

    2018年湖北省新高考改革全面实施。在改革的推进下,学生的选课将变得多样化,不再是简单的文、理两种选择,而变成了63(浙江7320种组合。那么如何选,将是学生面临的重要问题,尤其是在一些学生和家长将之前“一考定终生”替换为“一选定终生”的偏差观念下,面临选课,更是不知所措。  

   二、现象分析  

    1、学习现状  

    以往的高考,只有文理,大多学生是根据自己高一时的成绩或是家长的意见选择文理,这样简单的选择导致了大批的学生思考的停滞。他们不去想“我将来要学什么”、“我将来要做什么”、“我将来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些问题,而只是被动的学习追求成绩。成绩好的学生追求考一个好大学,成绩不好的乃至成绩中等的学生渐渐的对学习丧失了动机需求,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丧失了信心。  

    2、专业满意度现状  

    我们来看两个案例:  

    20139月,邹某某以664分考入清华精密仪器和技术专业,两年后,因对专业不感兴趣,2015年退学,2016年以705分考入北大光华管理学院。  

    20159月,王某某以678分考入北大医学部,上学不到一个月,因为所选专业不合适,退学,2016年以701分再次考入北大。  

    虽然邹某某和王某某两人最后都以高分考入名校,但时间精力都浪费了。而且,在对大学生专业满意度的调查中发现,大学生对自己专业不满意的比例达到了37%(来自网络数据),此中原因,我认为是人与专业的不匹配。  

    3、大学生就业专业对口现状  

    中国教育网在2014年进行了一次《我国近年大学生就业专业对口程度及影响》的调查报告,报告显示大学生与工作岗位的匹配度有67%,高职高专毕业生为57%。这不仅造成了巨大的教育资源浪费,个人时间精力的浪费,同时对正在学习的学生们造成了负面影响。  

    4、职业满意度现状  

    据智联招聘对近千职场人士调查显示,仅有3%的职场人对自己的职业满意度打了85分的优秀,也就是说绝大部分的人是无所谓或是不满意的。那么造成对自己职业不满意的因素很多,但很重要的一定会有人职的不匹配。  

    综合以上可见,无论是想专业满意还是职业满意,同时又能学以致用,不浪费时间精力,“人”都是必不可少的因素,探索“人”也就成了我们的必行之路。  

    本文,将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浅谈个体的自我探索对于新高考模式下学生选课的影响,希望借此能让学生学会主动思考、主动学习、主动规划。  

   三、探索方法  

    1、测试辅助——你是什么类型的人,适合什么职业  

约翰•霍兰德(John•Holland)认为人的人格类型、兴趣与职业是密不可分的,兴趣是人们活动的内部动机,凡是具有职业兴趣的职业,都可以提高人们的积极性,促使人们在职业中获得幸福感,且职业兴趣与人格之间相关显著。  

    根据霍兰德的职业兴趣理论,我们可以将人格分为实用型(R)、研究型(I)、艺术型(A)、社会型(S)、企业型(E)、事务型(C)六种类型。虽然大部分人并非一种类型而是组合型的,但仍可以通过这种测试加提问的方式,让学生选择和自己兴趣类型匹配的职业环境。比如,一个ASE型的学生让其将来从事工程师、机械制图等工作,那该学生很可能是痛苦的,至少幸福感不高的。而如果一个学生是EAS型的,那么他将来从事法官、律师等工作很可能会如鱼得水。  

    学生根据霍兰德的职业兴趣测验,选定适应自己特点的职业环境,再由职业的要求选定相应的专业,再根据专业的学科要求便可以选定学生高中时期的相应课程。  

    2、学习风格理论的应用  

    学生在选择相应课程时,必然面临着学生自身能力、兴趣、价值观的问题,一旦出现不一致的情况,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  

    席尔瓦(HFSilver)和汉森(JRHanson)按照荣格的两种基本认知功能分类(如何获取信息和如何做出决策,获取信息有感官S和直观N,做出决策有思考T和情感F)将学习风格分为四类,即掌控型(ST)、人际型(SF)、自我表达型(NF)、理解型(ST),通过对学习风格的了解,学生可以清楚自己学习的基本特点和思维方向,进而对学习更好的调控。比如,一学生是SF型学习风格,那么他更倾向于表达、喜欢交流、喜欢得到他人认可,在平时学习中,该生便可以多参加小组讨论学习,多与老师沟通,而老师也可以多给该生表达、展示的机会,以表示你对他的认可,这些都可以激励学生更好的学下去,因为对于SF型的学习者取得他人认可的需求完全大于对自己兴趣关注的需求。再比如,一个NT型的学生,在学习中多注重推理过程比注重结论更能刺激他的兴奋点,凡事讲究来龙去脉,老师多让其上讲台讲解分析逻辑,这一方法对NT学习者提高能力特别有帮助。  

    3、适性扬才——发扬“长板”  

    在以往的教育中,老师们喜欢和学生讲“短板”理论,让学生一定要弥补自己某一学科的不足以达到高考成绩平衡。但新高考下,选课变得多元化,有20种组合的可能,未来的招生政策也将有所变化,我们老师我应该做出思想的转变。比如,让学生学会发扬其“长板”。  

    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都在不同程度上拥有八种智能,分别是:人际智能、言语智能、音乐智能、数学-逻辑智能、自然观察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这一观点给我们一个看学生的新视角,即智力没有高低之分,有的只是组合不同进而表现不同。所以我们作为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长板”,并发扬自己的“长板”,这样,让每个学生都能看到自己有所“长”,“长”有所用,那么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自我认可的能力都将有所提升。  

   四、结论  

    本文暂且简单的从以上三个方面探讨和摸索新高考模式下,学生如何更高效的选课,当然,新高考才刚刚开始,我们的理论和实践也属于初级阶段,需要更好的完善,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更加积极的探索和研究,比如家庭影响、地区影响、性别影响等因素会如何影响高中生的选课决策,从不同角度为学生、家长、老师提供理论依据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