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语文课程改革是一场深刻的学科革命,从课程目标、课程形态、课程资源、课程实施到课程评价,几乎所有维度都要作全新的构建。作为一所学校的教研中坚,语文教研组必须顺应时事,积极稳妥地开展自身的改革,而这种改革不是想当然的拍拍脑袋就能有效实现的,必须实施民主、开放、实际的校本教研。
所谓校本教研,即以校为本的教研,校本中所含有的三个重要概念——“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和“基于学校”要求教研的重心下移,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具体面对的教学问题为基础,并以教师为主体,以最终回归具体问题的解决为旨归,这就要求学科教研的具体组织机构——语文教研组在职能和组织理念上发生根本的变化,变以前的以组织学习为主为以组织教研为主,变以前的流于形式为协作分工解决具体问题,变以前的学校教学的附庸为学校教学教研的主体,将以前单打独斗式的教学研究工作转变为每个语文教师都能参与的协作分工模式,以适应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
明确语文教研活动的宗旨
语文教研最严重的不良是“远距离科研”,语文教师为了种种目的,“做”出一篇教研文章,或发表,或评奖,或完成某种任务,但是这种教研的目的宗旨不是要针对教学过程中的某个具体问题,本质上也不是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教与研成了两张皮,教研也就失去了其本应有的作用和意义。
首先,理想的语文教研应该是针对教学过程中客观存在的教育教学案例,在经过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围绕语文教学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这个根本能力而进行的过程。
如2008届高三语文组在进行语文复习备考的时候,就尝试着从原先被动机械使用现成资料的备考模式中解脱出来,针对学生在复习备考中所存在的具体问题有目的地设置专题,组织试卷。如在每个考点基本结束时,以一两个班级为实验班级,进行信息采集,主要是收集学生在具体掌握方面还有哪些欠缺,需要补充哪些知识和进行强化训练。在这个基础上,通过语文集体备课,将有关问题提出来,大家出谋划策,形成统一意见,然后交由某个老师负责专题研究和试卷组织工作,有关成果共享。这样作后,我们发现,学生的实际情况与教师一直以来的习惯认识存在着不少的差距,比如在复习古典诗歌鉴赏时,我们一般认为学生只有读懂了诗歌才能做好题目,后来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实际情况比这个要复杂。语文素养比较好的同学可能能够读懂,但是存在着答题不规范,要点不全面,使用术语不准确等情况,而语文素养比较差的同学更多的情况下是乱做一气,结果答得不着边际。这就促使我们思考对策,最后我们决定在答题模式和答题规范上加大训练力度,既让语文素养较好的同学能拿更高的分数,也让语文素养较差的学生能够在一定模式的引导下能够拿到一定的分数。这样做了一段时间后,效果还比较好,同时也为我校语文复习备考积累了一些有益的资料。
这样的教研就是在围绕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而进行的,教研只有来自客观真实、生动鲜活的语文教育实践,才能真正贴近教学的实际,这样既提高教学的效率,又加深了教师对教学活动的认识,也是真正意义上的校本研究。
其次,语文教研活动应该成为提高学校文化品位,浓厚学校学术氛围的一个载体。
学校是教育的圣地,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身心健康,有较高的道德水准和文化素养的学生。这就需要校园里充满浓厚的文化气息和学术氛围,语文学科作为文化传播最好的物质载体,对此责无旁贷。而语文教研活动就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而到达这个目标。
一方面,语文教研在一定程度上具备审美特质。对具体学科问题和教学实践中的鲜活个案的研究,能使人暂时忘掉红尘俗世,将注意力集中于学术问题上,其中既体现着教育者的清高个性,又显示出学者的儒雅风范,甚至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会油然而生,心灵得到升华,道德感得以提升,从而进入善的境界,这种境界就是非功利的,审美的。
另一方面,语文教研还能够对学生产生除学科知识与能力之外的潜在的影响。在前些年教育产业化政策的引导下,学校越来越脱离教书育人的本职而更像一个企业,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也日趋功利化。要改变这种局面,当然有许多其他的方法和措施,但是加强语文教研活动,也许会在浓厚校园学术氛围的同时对学生的思想认识、价值取向和人生选择起着某种潜在的影响。以校为本的语文教研活动必然使教师更多的与学生接触,更深的走入学生的心灵,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接触到的是脱离了日常功利的社会人的形象,是一个有高度责任感和高度学术素养的教师形象,这种形象必然会对学生产生一些正面影响,使他们更敬畏道德,更敬仰学识,从而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一定的影响。更重要的是,这种做法是符合新语文课程标准的。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前言中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再者,语文教研活动还能使教师在提高自身业务能力的同时,文化人格更为健全,心灵更充实。教者首先是个人,其次才是个教师。如果没有充实而健康的文化生活,教师的俗世特征就会占据主流,也不能体会到教育这份职业本该有的神圣与高洁,也感受不到这份职业所带来的尊严。尊严感的获得除了外在因素,如一定的收入保障、良好的社会舆论和较高的社会地位之外,还必须有教师的内在主动,这种内在主动就可以通过教研活动来进行。在教研活动中,教师具备两种身份,既是教者,即教育活动的具体践行者,又是学者,即教育领域的专家。前者需要高度的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素养,而后者则需要一定的文化素养和学识,教师在不断进行教研活动的同时,两方面的能力和意识都得到提高和加强,实质上也就是不断的在完善着教师的文化人格。
基于以上三个方面,语文教研活动对提高学校文化品位,浓厚学校学术氛围有着重要意义。
完善语文教研的组织形式
传统的语文教研活动遵循着这样一种模式:定期开展一次集体备课活动,指定一位中心发言人,就某个课题作一番陈述,然后大家议议,活动结束。对于这种走形式的备课活动,老师们普遍感到既没有实际意义,又浪费时间,所以平时的集备活动往往流于形式。
是不是老师们都不愿意进行集体备课呢?其实不是,记得一位年轻教师曾跟我说,有实际内容的,尤其是目标明确,争论激烈的语文备课活动让他受益匪浅。由此看来,语文集体备课活动乃至整个语文教研活动要想有意义,就必须有明确的目的和合理的组织形式。
建构合理科学有序的语文教研组织形式,首先要突破观念上的局限性。组织者和教师们要明白,语文教研组不仅是进行语文教研活动的组织,而且是一个以校为本的学习型组织。常规意义上的语文教研活动无非是开开会,谈谈进度,交流一下个人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经验,而学习型的语文教研组则应该具备以下一些特征:1.有一个人人赞同的学校发展的共同构想;2.在教学工作中,抛弃旧的思维方式和常规程序,不断实现教学行为的变革;3.作为相互关系系统的一部分,成员对所有的组织过程、活动、功能和环境的相互作用进行思考;4.人际之间坦率地相互沟通;5.人们抛弃个人利益和部门利益,为实现学校组织的共同构想一起工作。语文教研组应该成为一个学习型的组织,只有这样,所有成员才能有力地进行集体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这方面,武昌区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2007年12月,我们受邀观摩了武昌区实验中学高一语文组的一次集体备课活动,整个备课过程一直充满着激烈的争论,坦率的交流,老教师不因年高资深就以势压人,年轻教师更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大家都是据理力争,而且他们在进行集体备课前都作了很充分的准备,包括班上学生的基本素质、学生预习情况、学生在预习中所存在的疑难问题、课文解读等等,正是因为准备充分,所以在讨论时效率就很高,大家不仅对教材进行了深入的解读,而且还对教学目标的设置、教学重难点的确定、基本教学思路的构思以及练习的编制都作了讨论,最后形成了一致的意见。武昌区实验中学的语文教学水平很高,我想应该与这种踏实执着的教研风气有关吧。
完善语文教研的组织形式除了在观念上要更新外,我认为还要打破原有的教研组织模式,根据实际需要灵活尝试建立新的组织教研模式。
原有的语文教研组是以学科为单位的,涉及全校各个年级,范围很广,在实际活动组织上存在着种种不利的因素。因此现实的语文教研组的最大作用是组织全校性质的语文活动,如作文竞赛、语文知识竞赛等等,在具体语文教研活动中很难发挥应有的作用,有必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改革。
一是要集合一批愿意投身教育科研工作同时又有一定业务能力的积极分子根据教学实际情况的需要组建各种专题研究小组,针对具体问题进行有目的的分工研究,比如就阅读能力的培养可设阅读研究小组,就写作能力的提高可设置写作研究小组,小组分工明确,目标单一,便于进行调查研究和试验。同时注意各小组之间的协作配合。
二是可根据需要设置学段型教研组长,或者将备课组与教研组合并,各年级备课组长兼任年级教研组长。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便于各年级教师根据自身学段的实际情况灵活设定研究项目,有利于教师共同探讨、准确理解和整体把握语文学科在学段中的课程目标,更好地实施教学,体现校本精神。
三是可根据自身的校情学情选择一两所兄弟学校在语文教研方面进行横向联合,实行共建。一个学校教师长期生活工作在一起,思想与行为习惯逐渐会发生共融直至趋同,长期看来不利于语文教研工作的有效展开。而不定期的外出学习因为种种原因又容易流于形式。因此,选择与本校教学模式不同但是又从地域上文化上容易沟通的学校进行语文教研组的共建,既可以开阔本校教师的学术视野,启发教师的学术灵感,又能够做到信息共享、互通有无,最终促使大家共同提高。这应该是一个可以操作又有实效的组织方式。
组织形式的灵活多样不是目的,组织形式是否有效应该以能否有效地服务于教学,提高教师的教研能力并最终能使教学质量得到提高为衡量标准,因此完善语文教研组织模式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个动态的不断调整的过程。
语文教研活动不仅是学校教育科研活动的一部分,同时也应该成为学校建设的长期常规项目。以校为本的语文教研活动不仅需要教师积极热情的参与,更需要教师积极学习领会语文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切实将新课程标准理念落实到我们的教育教学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