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诗,写诗,青春正当时|阳新一中周末文化(文学)讲堂第三期开讲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21年07月17日 点击数:

青春与诗结伴行,文化一中日日新。15日下午,黄石市作协副主席、《黄石文学》执行主编、诗人卢圣虎在阳新一中明德楼道德讲堂作《读诗,写诗,青春正当时》主题讲座。阳新一中高二年级300余名师生聆听讲座。讲座由阳新县楹联协会副会长王细平主持,县政府办副主任彭书桃作点评。阳新一中团委、文艺室、竹林文学社筹划、组织。

 “诗是什么”。诗是文学皇冠上最璀璨的明珠。这个答案没问题,但太过模糊。诗人卢圣虎以其30余年读诗、写诗的经历和思考分享了他的看法,借鉴名家论诗,总结出诗的四大特征“有美感的语言”、“有实在的内容”、“有独特的风格”、“有愉悦的享受”。廖瘳数语,把一个大而空的问题实质化、具体化,让人见识了90年代初毕业于武汉大学的高才生的学识素养,也深深折服了一中学子。

“什么是好诗”。好诗长什么样子,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要回答好这个问题也是一个难题。诗人卢圣虎以其独到的眼光与诗心精选了10个诗人10首诗,一一解读。“诗是不可解释的,但并非不可理解”。好的诗,充满了生活的体验与哲思。好的诗,并不是写完就完了,它必须在写与读的轮转中,碰撞出火花、共鸣,形成诗意的回味与唤醒。读诗,就要读好诗,辨别诗的好与坏,一要审美素养,二要有颗纯净的心。诗不是虚伪的,而是真挚的;不是晦涩的,而是明澈的;不是小我的,而是普渡的;不是暴力的,而是美丽的。以例释理,立论站得稳,撑得住,明白易懂,好诗的“音容笑貌”跃然纸上,令一众学子心领神会,频频颔首。

“诗与人生”。诗不是神秘的、玄幻的,它来源于生活,它是真实的,真诚的,有真情,有真味。诗是向善的,诗是普众的,诗是艺术的,诗是理想的。所以,中学生的读诗(阅读)趣味:要以一颗纯净的心,读自己感兴趣的诗、经典的诗,形成独特的审美品质;从阅读中获得有用的知识及不凡的良知和情操;形成独到的见解,对事物的理解能力、求知能力及批判(审视)意识。

“中学生的诗歌练习(写作)”。为什么要写,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要写:在对万事万物的关照中,有时候想不明白,有时候想明白的,都要表达。这是人性的欲望表现,也是为人责任的表现。诗心是对事物的关照,对事物的一种深刻体察,有这种关照,有这种体察,所以万事万物都可以写成诗。写什么:写身边的事物;写自己想写的诗;写有效的诗;写有难度的诗。怎么写:语言简洁、精准、透彻;情绪抑制,留有空间;找到自己喜欢的语调,形成独特的风格;有思想洞见,有思维张力。

诗人卢圣虎的讲座,没有掌声,也不需要掌声。他客观理性的叙述,把你带入的是纯粹的诗歌的殿堂。诗,明亮了人们的眼晴,干净了人们的心。

彭书桃副主任在点评中说,卢圣虎主席是真性情的人,君子温润如玉。他的诗如他的人一样,知名作家马竹曾这样评价卢主席的诗:“卢圣虎的诗歌所要呈现的诗意是什么?有真实如常,有真性如果,有真相如此,有真情如斯。”

一堂讲座,短短的90分钟,讲诗歌这样的一个大题目,不沦于空泛,却是干货满满。与其说我们是在论诗,不如说,我们是在分享智慧,在打开一扇窗,播下一颗种子,在学会思考,在寻找自己的独特视野与审美品质。

这样的讲座其意义与价值何在?正如,阳新一中党委书记、校长明道树所说:“新时代推进新高考,新课改要有新举措。我校开设文学创作指导课校本课程,常态化举办‘周末文化(文学)讲堂’,配置专业教师,广延校内外、省内外名师名家,旨在探索语文课程改革新途径,总结经验,形成特色。同时,在心理、书法、音乐、美术、体育、科技小发明等领域,不断开发校本课程,落实‘全面发展,多元发展,特长发展,特色发展’育人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高校选拔优秀人才提供条件。”

我校开设文学创作指导课校本课程,常态化举办‘周末文化(文学)讲堂’,效果如何?在学生中的受欢迎度怎样?2020——2021学年度,阳新一中师生在省级纯文学刊物已发表散文、小说12篇,尚有8篇作品已过三审,在预备刊发中。在市、县纯文学报刊发表作品30余篇(首)。2021年新高考,一人清华题名,600分以上过百人关,一本人数近600人。特别是今年新高考语文最高分134分,学生语文成绩普遍提升,文学素养不断加强。践行"文化一中"的发展愿景,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基。也是阳新一中广大教师矢志不渝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