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地理课堂在路上

——有感于湖北省焦龙河名师工作室野外考察研学活动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22年01月04日 点击数:

清晨,网湖薄雾绵绵,如同一个遮着面纱娇羞的少女,放眼望去,一片寥廓云天,湖水浩淼,水域苍茫。不远处,成群的候鸟时而翩翩比翼齐飞,时而入水打闹嬉戏,让人不禁想起王勃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今天,湖区的管理站迎来一批新的客人,他们是湖北省地理教育教研领域的相关专家、学者,及其省焦龙河名师工作室的成员,还有市县的地理老师和班主任老师,在他们的带领下,阳新一中高二(10)班、(15)班在这里开启一堂别开生面的地理课。非常荣幸,作为名师工作室的一名成员,亲历了整个活动的全过程,获益匪浅,感触良多,接下来,我将从感知、感悟、感动、感恩、感怀几个方面分享心得:

感    知

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行,要见人,也要历事。目前,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背景之下,地理核心素养是现行教育体制和课程标准改革过程中针对地理学学生提出的全新发展要求,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切实保障,开展以地理核心素养为视角的研学旅行活动设计,提高中学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思维和能力,锻炼和提高学生从实践中获取知识和经验的能力,增强学生对第二课堂学习的兴趣,全面提高学生地理综合素养和学科能力。所以,开展地理研学极具必要性。

活动前,阳新一中地理教师制定了详细的研学任务单,并安排学生自主查阅与网湖湿地相关的地理信息资料(网湖湿地的地理位置与范围、区域地形图、水系图、植被图、人口分布及土地利用图等),准备了必备的观察、记录、测量等工具,统筹协调,周密部署,为研学活动的开展做足了扎实的筹备工作。

活动中,学生被分为观察记录组和访谈记录组,专家和教师分批跟队实地指导,他们以认真敬业的态度和扎实的学识,在青山绿水之间传道受业解惑,彰显了为人师者的示范性和指导性。考察过程中,焦龙河老师组织学生采集土壤标本,鼓励大家亲自动手测量样本、研磨感受土壤质地、描述观察内容,根据不同小组观察到的内容,耐心的进行一一讲解和纠正,让学生在获取第一手学习资料的同时,也确保了认知的准确性;森林里,阳新一中李宸老师附身蹲地手把手指导学生使用检测仪器,测量鉴定土壤酸碱度、湿度等指标,学生打趣道“原来地理中也有这样的高科技”,一句玩笑话,透露出今天的活动仿佛打开了地理课堂在孩子们心中的另一扇门,也表达了对地理实践活动的极大兴趣;湖漫滩上,孩子们像雀跃的小鸟,争先恐后的发问,“为什么湖岸线会泛白?”“为什么湖边的山体土壤中会夹杂石粒”“为什么山体上的树木会横向朝着湖水生长”......,大冶一中周兆鹏老师、阳新一中童德江老师,孜孜不倦的为学生们解答着各种问题,孩子们求知若渴的眼神,深深打动着我;观景台上,管理站的专业人员,细心介绍着保护区的基本概况,并带领大家使用专业望远镜,观察湖上成百上千的鸟类,小天鹅、白鹤、灰鸭、白头雁,万鸟齐飞的壮阔景观让人欢呼雀跃。

在网湖湿地诗与画一般的情境中,全体研学师生,纵情去看、去听、去触、去闻,从视觉,触觉,听觉,获得最真实的感知。

感   悟

作为研学活动中的一名普通教师,置身其中是一种幸运,也是一种幸福。活动中,孩子们簇拥着观鸟、采集标本、测量数据,踊跃的发问,老师们耐心的解答,悉心的指导,眼前师生互动的场面,让我不禁想起了自己大学时代随导师一起地理野外综合实习的美好时光,植物地理学我们在树林里用皮尺圈样方,测算郁闭度、物种丰富度、生物量,找优势种,土壤学,挖土坑,寻找对比土壤剖面,测定土壤酸碱度......这一切都历历在目,虽然实践过程很辛苦,但是学以致用的快乐,让我们觉得非常美好、满足,收获满满。

走上讲台,作为一名高中地理教师,我为目前地理学科实践缺乏的现状深感困惑。我想这种局面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作为教师并没有起到地理实践引路人的作用,理念落后,教学过程中,往往只注重课本知识的讲解,图片和视频这些间接的素材当时,并不能取代身临其境的实地调查研究和思索;其次,地理学习与现实生活脱节,地理学科是本身是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一门课程,学习日太阳方位变化,不如给他一个机会,让他花费一天的时间去记录太阳一天巡天运动时方位发什么了什么样的变化,学习植被与其花费几节课时间反复强调针叶林,阔叶林,常绿林,夏绿林的区别,不如花费一中午的时间,带他们在校园里转一转,我想他们定会终身难忘;另外,实践活动设计缺乏科学性、合理性,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这次研学活动唤起了内心深深的感悟:1.打铁还需自身硬,要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作为老师必须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用自己的实践和体验激发学生的实践欲望。江砥教授、葛绪广教授、程东来教授、江贤猛老师等他们都为年轻教师树立了榜样,潜心耕耘,他们是用脚步探寻隐匿于大地山川、古老村落的地理人;2.创新地理实践力践行的方式,善于抓住身边随处可见的地理现象和生活体验,充分结合校内外资源。校内的校本教材、校园绿化、基础设施、有丰富生活经验的教师(包括退休教师),校外的乡土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生态农庄等都可以成为开展地理研学的重要资源。3、充分调动家庭资源,实现家校互动。现在教育管理背景下,学生很难成规模的被带入大自然,带往校外,可以设置合理的、切实可行的考察调查任务单,由家长引领,这样既能丰富假期生活,促进家庭成员情感联系,也能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4.保证研学活动方案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要与教材的内容、学生的能力相匹配、相契合。

感动和感恩

非常荣幸和幸运,2018年我正式加入到了焦龙河名师工作室,期间也在积极的参加工作室的活动,线上也经常与焦老师联系,但是因为个人家庭的原因,非常遗憾多次错过了工作室活动,没有和“家人们”见过面。

初次与焦老师见面,我们只是擦肩而过,后来同事告诉我这就是焦老师,全然没有领导的架子,活动的每个环节亲力亲为,细致而周到,亲切的和到来的每位家人打招呼,和蔼可亲;活动现场,焦老师和颜悦色的为学生现场指导,悉心调节设备,耐心解答;来到工作室,看着墙上前辈、专家、同仁,内心充盈的是力量,江砥教授,看上去温婉贤淑,一路上勇毅笃行,躬耕不辍,对国家新政策的贯彻落实效果、发展方向跟踪调研,具有浓烈的家国情怀;程东来教授、江猛贤老师一行地理人,潜心开展地理研学活动,毫不保留的为后来人分享丰富的素材和经验......,这是一个充满期待和希冀的集体。

“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的更远”“以后大家只要来到阳新,就是回到家了,工作室随时欢迎大家”,焦龙河老师的一席话,温暖着现场所有家人,原来这就是一位潜心做学问的鸿儒硕学的匠人,他用自己对地理事业的爱好、热情去感染、温暖每一位对地理教学事业充满期待的年轻人,看着满墙工作室成员的照片,深深感到我是多么的幸福,感谢工作室为我们提供了更高、更优秀的平台,有这么多绩学之士为我们引航、开路,相信未来一定更加闪闪发光。

感    怀

一天半的活动转瞬结束,但这只是工作室重新出发的起点,留下的不仅是怀念,更多的未来大家一起拼搏努力的前方!


作者简介  王晓静,湖北省焦龙河名师工作室强劲成员,大冶市第二中学地理教师,湖北襄阳人,多年担任高三地理教学任务,现任校地理教研组组长。该同志思想政治素质高,恪尽职守,认真负责,饱含热情。从教以来参与黄石市十三五课题研究获得多个奖项,个人教学案例、论文多次获得国家级地理核心期刊《中地参》教研成果评比奖项,作品多次在知名刊物发表;2019年录播课荣获“黄石好课堂”优秀等次,多次参加黄石教科院组织的命题、教学设计、教学论文等比赛,获得多个奖项,参加大冶市优质课比赛,取得优秀等次;作为黄石市“焦龙河地理名师工作室”成员,积极参加工作室活动,个人作品获得2020第三届全国名师工作室创新发展成果一等奖;2021年,被评为大冶市教坛新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