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思的阅读和写作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01日 点击数:

929日,著名作家晓苏教授作客“阳新一中文化论坛”,分别为阳新一中语文教师和全体学生作专题报告。语文教学座谈会由语文教研组长向瑞生老师主持,学生写作报告会由潘龙星副校长主持,明道树副校长等校领导全程参与。此次“文化论坛”由《阳新一中报》编辑部、阳新一中语文教研组承办。

上午8时,晓苏教授在综合楼三楼会议室与阳新一中语文教师座谈,并就阅读和写作教学作了专题报告。报告中,晓苏教授从北京高考语文改革谈到人本主义教学立场,从写作教学观念谈到写作教学方法,从“有意思阅读”谈到“有意思写作”。

晓苏教授整个座谈会以讲故事的形式展开,他讲每一个观点都能用故事的形式来诠释,风趣幽默,发人深省。

在谈到北京高考语文改革时,他说:语文是文化的载体,而文化是民族的灵魂。多年来,我们的语文教学积弊深重,已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北京的改革让我们看到了语文恢复文化本原的希望。我们的语文教学一定要坚持人本主义立场,高举人本文义大旗。同时,他从基础知识、文本解读、写作教学三个方面谈到了现今语文教学人本主义的缺位。并通过对“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这一误读现象的分析,对教学参考书中《台阶》的意识形态化解读的批评,及对教材中泛政治化课文的批判,主张语文阅读和教学要回归文化的本原,要符合人心、人 情、人性。

在谈到写作教学观念和写作教学方法时,他再次强调了写作教学观念的重要性。他说,写作方法不是不重要,但改变写作教学观念更重要。从观念上讲,写作应该是生存的一种需要,我们要表情达意,而真情感、真性情的流露是表情达意的基本前提。如果仅仅停留在写作方法的套用上,是写不出来打动人的文章的。而且,在写作方法上,我们现有的写作知识太陈旧、太老套,已不能适应当下写作的需要。我们要更新写作知识,将小说创作中的新理论运用到写作教学中去。

在谈到有意思阅读和有意思写作时,他重点谈到了“形式主义”原则,并建议语文教师多从形式感的角度切入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他说:我们一直以来,只重内容,不重形式,而内容只是个例子。为了更好地说明形式感的重要性,他列举《去张城》如何“跑题”、《明天大雪》的圆形结构、《赌徒》的精细化描写,以佐证思维形式、结构形式、语言形式给人带来的有意思阅读体验。

在互动环节,晓苏教授再一次从莫言的诺贝尔获奖感言谈到有意思阅读和有意思写作的重要性,并建议语文教师多阅读有意思的文学作品,把相关写作知识引入课堂教学中去。

上午10时,晓苏教授来到教学楼二楼电教室给学生作《写有意思的作文》报告。 报告中,晓苏教授首先从“有意思”和“有意义”的含义讲起。他说:有意义主要侧重思想价值、教育价值,而有意思主要指有情趣、有情调。并引用孙犁的《山地回忆》中小战士和小姑娘的对话,来说明有意思的文本阅读。然后晓苏教授通过多个生动鲜活的例子给学生讲了什么是有意思作文,即选材的生活化,立意的人性化,表达的细节化;如何写有意思作文,即怎么真实怎么写,怎么生动怎么写,怎么新颖怎么写。

由于学校停电,发电机也故障不断,但晓苏教授依然讲兴很浓,电教室里的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有意思的是往往晓苏教授讲到精彩处,话筒就没有声音,这让电教室以外,在教室里听讲座的学生对讲座充满了更多的期待,学生们因话筒失声而表现出的哀声叹气也让讲座变得更有意思。

两场报告会都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对于晓苏教授的两场报告,阳新一中师生好评不断。报告会结束后,学校的语文教师和学生都争相找晓苏教授签名,合影留念,气氛热烈而愉快。明道树副校长说:晓苏教授用有意思的方式给我们语文教师谈了有意义的话题;潘龙星副校长说:晓苏教授用有意思的文学片断给我们学生作了一场有内涵的写作报告。

邀请名家参加“文化论坛”,是阳新一中打造“文化一中”的重要举措,也是阳新一中建校103周年系列庆祝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阳新一中已邀请陈如松、任蒙等著名作家、学者来校讲学。(刘杰)

 

晓苏教授介绍

晓苏,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湖北省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国家一级作家,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主编。晓苏先生先后在《收获》《花城》《作家》《钟山》《山花》《天涯》《大家》《江南》《长城》《十月》《小说界》《北京文学》《上海文学》等杂志发表小说四百余万字。作品被《小说月报》《小说选刊》《新华文摘》《中华文学选刊》《作品与争鸣》等刊转载40余篇,并有作品被译成英文和法文。目前已出版长篇小说《五里铺》《大学故事》《成长记》《苦笑记》《求爱记》5部,中篇小说集《重上娘山》《路边店》2部,短篇小说集《山里人山外人》《黑灯》《狗戏》《麦地上的女人》《中国爱情》《金米》《吊带衫》《麦芽糖》《我们的隐私》《暗恋者》10种。曾获湖北省第四届“文艺明星”奖、首届蒲松龄全国短篇小说奖、第三届、第四届湖北文学奖、第六届屈原文艺奖、第七届滇池文学奖、第十届金嗓子文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