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您现在的位置: 阳新县第一中学>> 教师频道>> 教师学习>>正文内容

教师学习

《中小学生厌学问题及其对策研究》开题报告

(修改稿)

 

说明:本开题报告在讨论稿基础上经过讨论充实之后修改而成,采纳了刘合荣、彭敦运、赵立中、朱朝峰、徐芝斌、刘振武、范远新、田泽生、覃章成等代表发言的有关观点。

 

一、本课题选题意义、研究价值、基本假设和研究工作目标

有资料表明,约有70%中小学生存在厌学心理倾向或者厌学行为,有40%以上的中小学生严重厌学并且沦落为“差生”,未引起教育者重视,相反不少教育者(校长和教师)一味责怨学生,嫌弃厌学者,缺乏人性理解和人文关怀,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需要展开澄清事实真相、探明问题症结、总结客观规律和寻求有效对策的科学研究,进而展开教育价值观的反思批判。

本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在于引导教育者乃至全社会遵循人本教育观和坚守公平教育理想,尊重和遵循教育规律,尤其是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活动向学生身心素质转化的规律,表达对不同生存和教育环境下各类弱势学生群体的学校生活质量与生存状况的深切关怀与同情,引导创造人本的和谐的学校教育教学生态,利用具有人本化理念基础的课程改革契机,立足于学校核心课程的教学改革创新,在教育过程层面保障学生个体之间、群体之间均衡分享教育资源,缓解其学业困难,促进其取得学业成就和身心和谐自由全面充分发展,进而让人民群众共享高质量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成果,促进学校教育与社会之间的全面和谐,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可持续协调发展。

本研究的基本假设是,中小学生厌学问题迫切需要学理研究,需要寻求理性的解释替代粗暴的对学生的责怨态度。厌学是学生对正面和负面学业负担做出的一种心理反应、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是当今历史条件下的“教育国情”和学生之真实“民生状况”,盲目做出仅仅是归咎于学生主观原因的消极色彩的事实判断对成长中的少年儿童极不公正,也是成人和教育者缺乏责任感的表现。学生之中固然存在主观厌学的倾向并且需要承担相应的个人责任,但是,最终还是一个涉及他们成长发展生态的问题,涉及他们所享受或者遭遇到的学校教育质量不高的问题,所以,教育者和成人社会不能任由年青一代自暴自弃、误入歧途,必需勇于承认、担当道义责任,帮助学生从学业倦怠和厌学的阴影中走出来,走向学业成功和身心健康和谐全面发展。

研究工作目标是,1)理性地揭示中小学生厌学的事实真相及其主要根源,并探索缓解厌学问题的有效教改策略体系;(2)构建厌学问题研究的理论框架,并且在研究内容与方法上提升其学理层次;(3)为业已启动的“人本化学校教育实践”系列研究续写相关篇章;(4)通过卓有成效的研究探索去(赵立中先生观点)“拯救一批人(包括诲人而倦的教师和学而生厌的学生)、一代人(当前社会现代化急剧转型背景下的未成年人)和一批学校(薄弱学校、教育资源分配中的弱势学校)”,履行和实现我们这些具有深厚人文情怀的教育工作者在当前国情条件下的沉重的社会责任和光荣的历史使命。

二、核心概念的界定与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厌学(暂界定)——从学生主观的角度产生的对学业和学校生活的反感、厌倦甚至背叛、逃离并且对学业和身心发展必然产生严重的负面后果的心理反应和行为表现的总称。

学业(学习)倦怠——由于学业本身的艰苦性和学生主观上的认知策略低效、意志力不足与情绪消极所产生的一种不利于学业成功和身心良性发展的学校生活状况。

基于缜密的学习心理与教育心理研究,(彭敦运先生认为)厌学这个核心概念仍需推敲,眼界应更为开阔,应考虑厌学能否涵盖疏学、怠学、荒学、厌学、逃学、辍学、拒学这几个相近相关概念。而教育生态这个核心概念中需要特别突出心理生态的概念,这就要求展开对学生的微观的个体群体研究、叙事研究、案例研究,这些研究要力图回答若干关键问题,如“学生为什么在一瞬间拉开了心理生态和学业距离?”“这一瞬间他们的老师干什么去了?”“你作为老师研究了学生没有?”“你的因材施教是怎么体现的?”“学生厌学与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什么关系?”“学校内外大大小小的教育制度是否人性化以至于能拉拢学生向学而不厌学?”核心概念的核心价值就在于能够牵引出一个有紧密逻辑联系的问题链条,能导向一种适合的研究方法体系,能够确保研究内容的真实和丰满。

国外的研究——未检索到直接讨论“厌学(be weary with school, be disgusted with school ,dislike of school)”的资料,相关资料是关于“逃学(truancy)”、“辍学(dropou t)”和“拒绝上学( school refusal)”的研究。已占有的有代表性的对逃学原因、干预策略的研究包括:Peter Kooranan的研究认为逃学行为与学校班级内的社会性相互影响之间存在着显著相关。Barbara Sammer25个逃学者之间进行了对比研究,他对四个维度(家庭、友谊模式和兴趣爱好、对待学校的行为、认知因素)作了分析认为,逃学的最大原因是厌倦和讨厌学校和教师。Henry Kinherly在研究中发现父母亲的教育、放学后无人监管等与逃学有显著相关。K Christopher得出结论为,拒绝上学的心理机能很可能是评估拒绝上学的关键因素,也可能决定着我们对治疗方式的选择。Barbara Sammer认为学校变量的显著性暗示着逃学预防和干预策略应包括改善学科内容、教学方法和学校风气。Svetlana Yamspolskaya等在对有逃学等行为的中学生进行早期感知和认识项目的干预后,发现参与组的逃学等行为明显下降。

国内的研究——基于对20093月份中国知网的期刊、博士和硕士论文、国内重要学术会议和重要报纸等5个文献数据库的以“厌学”作为“文献标题”检索项的检索发现,19792009年间的研究成果大约1040项,其中,期刊论文910篇,博士论文0篇,硕士论文21篇,会议交流文章25篇,报纸文章84篇。通过对超星数字图书馆等网站的检索发现,暂未出版相关学理研究专著(本综述不涉及教育心理学、学习心理学等著作中有关学习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的相关论述)。文献研究发现有3篇硕士论文和10篇左右的期刊论文取得了值得重视的初步成果,可以将其作为本课题的研究起点。

就研究内容而言,一般都比较倾向于针对厌学问题的现状、原因和对策的综合研究,他们在这三者的研究中均有所见长于其中一个方面。周晶晶等在《中学生厌学心理的调查研究》中描述了学生厌学的某些行为特征,调查了高中生的厌学比例,发现有相当大比例的学生厌学与教师和现存教育制度相关;符秋韵揭示了农村中小学生厌学率随年级上升并且达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多项较大样本的调查研究结果都印证了,我国不少地区中小学生有四成以上是厌学者,通称为“差生”。兰靖、张念蒙的《隐形辍学论》所界定的隐形辍学学生群中实际上还包括了仍有学籍但心不在焉的“准辍学生”或“学困生”,两个群体相加,厌学者的人数规模超过七成,而且随年级增高而不断蔓延,初二是厌学学生人数剧增的高危年级。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和北师大的一项研究表明“中国学生普遍厌学”,因“喜欢学习”而上学的小学生仅有8. 4%,初中生10. 4%,高中生4. 3%!刘银元的研究表明,学生厌学实际上是对以学校课堂为传播环境的、以教科书为主要载体的社会主流文化的消极态度的表现,社会上的官本位文化、大众商业文化、严厉的学校制度文化、放任自流的家庭文化和享乐主义价值观等助长了学生的厌学心理与行为。另有研究则表明,农村学生的不利的家境、所处的地区社会经济发达水平和文化环境是其厌学的深刻社会根源,农村初中生大面积厌学既是一种必然,也是一场教育—社会悲剧。方双虎关于农村初中学生乐学与厌学的对照研究表明,学生的乐学与厌学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所处的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的优劣,厌学现象的产生并不能归为智力水平的差异。着眼于对学生主观根源的一些研究则表明,厌学学生常表现出敏感、过分关心自己的身体健康、易疲劳、抑郁、焦虑、稚气、表达自身感觉困难、注意力不集中、不安全感、继发情绪紊乱、过分的行为障碍、人际关系紧张等个性缺陷和人格障碍,女生更为突出。方双虎的研究还揭示了学业成就因素与厌学、乐学态度的高度关联。对某些学科门类的课程学习困难的研究则表明,学生厌学与这些课程的知识类型特征和学生本人的认知风格等有密切关系。就厌学对策展开的研究集中于阐述改进学校教学、家庭教育环境和对学生进行心理干预的见解,有人提出“用行为主义方法纠正学生的厌学行为”,有人认为人本主义心理学视角的对策更有利于克服厌学情绪;有人倡导借鉴苏霍姆林斯基的成功教学经验,有人认为需要从网络对传统教学方式的挑战中寻求教学改革的突破口,也有人认为关键是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性。

就研究方法而言,提出自己的假设和判断并设计问卷展开的调查研究基本上得到了关于厌学问题普遍性的大体相近的结论,心理学者则自制心理测量量表研究智力水平、人格特征与厌学的关系以及厌学者与乐学者的差异,赵静对厌学学生的个案追踪研究及其中的叙事方法与思辨方法的组合运用引领我们触及厌学学生的心灵深处,得到了许多准确的心理事实判断,而且其饱含人文情怀的笔触更加激发了我们教育者和成人社会对处于无助的成长困境中的苦涩少年的无限同情和深刻理解。刘芳通过采用社会价值判断负荷偏低的内隐测量为主外显测量为辅的研究方式,减轻了被试心理压力,婉转地获取一手材料从而得出了相对准确的事实判断。而刘银元对农村初中生厌学问题的文化视角的研究不仅结论新颖,而且其视角和研究方法论的独到之处恰好成就了其研究结论的新颖和大气。在更深层次的规律探索和教育价值反思批判方面,尽管直接以厌学问题研究为题的现有成果中找不到范例,但是,与本课题非常密切相关的刘合荣的博士论文《事实与价值——教育哲学视角的学业负担问题研究》从表层现象到深层实质、从事实真相到基本规律、从事实到价值、从教育存在到教育意识不断深化和升华,将科学研究、历史研究和哲学研究溶于一体,以及运用复杂思维、关系思维和整体思维方式达到了对简单思维、实体思维、线性思维等研究范式的超越,使其“学业负担问题研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和境界”(博士论文答辩委员会的评语),值得本课题借鉴。

三、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拟创新点

(一)中小学生厌学的事实真相观察与调查研究

(所有学校参加统一组织的调研,包括问卷调查和专题访谈)

厌学的学生有多大的群体规模、分布状况、心理生态或厌学的程度、可能的后果。

(二)中小学生厌学问题的学校内外根源研究

(具备不同研究基础的学校自选其中任何一项或多项)

1.校外的因素(工业化、城镇化、城乡社会经济文化变迁、信息化、社会民主化、全社会的教育价值观、学生个体或群体的具体生存状况、生存发展资源竞争、等等);

2.校内的因素(教师专业因素、师生交往伦理关系因素、课程与知识资源因素、学习方式与教学方式因素、学校制度文化因素、学生个体学习习惯与能力因素,等等)。

(三)中小学生厌学问题缓解的教改对策研究——在宽广视野下对校外因素有所不为有所为,对校内因素采取掘井式深入研究“深入”二字体现在对学生的学情深入调研核心学科课程(特别是升学考试课程科目)教学的深度改革创新上面。

(具备不同研究基础的学校自选其中任何一项或多项)

1.深入调研分析学生的学习准备状态和教师教学后的结果反馈。

2.学生个体和群体身心发展的年龄阶段特征和时代特点研究。

3.学生个体之间、学生群体之间的差异研究。

4.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历史、地理、生物和信息技术等课程科目的不同学习规律和特殊学习困难比较与研究。

5.小学与初中教学脱节与有效衔接问题研究。

6.初中二年级(八年级)的学业成绩两极分化问题研究。

7.三学段和多学科课程教材之间的交叉渗透融通性教学资源研究和开发(校本教研活动主题形式创新研究)。

8.探究式和合作性的群体学习心理气氛营造实验研究。

9.学校教学制度常规人性化问题研究。

10.校园生活(特别是师生交往)人本化新伦理研究。

11.中小学教师的生存状况、专业反思和团队合作创新问题研究。

12.学习型社会学会学习与终身学习观念和行为培养研究,师生的信息技术素养问题研究,等等。

13.(所有小学)小学生的良好学业习惯的培养策略研究并开发适合于教师、学生、家长阅读的通俗读本。

14.(所有中学)中学生学习方法积累和学习指导策略研究并开发适合于教师、学生、家长阅读的通俗读本。

15. (所有中小学)家长学校组织管理、课程开发与教学制度建设研究。

16.家长委员会、学校董事会等建设和发展的不同阶段主题研究。

17.其他自拟的有价值的题目。

(四)人性论、社会学、文化学、教育学、心理学等视角的学理研究与反思

(刘合荣、彭敦运和其他合适人员)

人本主义心理学和伦理学关于人的潜能与价值激发与弘扬的研究,心理学关于学生学习动机兴趣激发、认知和情感意志锻炼和熏陶策略的研究,社会学关于教学的社会性的研究,文化学关于社会主流文化和学校班级亚文化的研究,教育哲学关于教育价值取向(创造和享受价值观、英才主义、大众主义、功利主义、理想主义、唯理性和非理性、存在主义、文化教育学、解放教育学、批判教育学、生命教育学、科学主义、人本主义,等等)研究。

拟创新点——宽广视野和多学科视角,研究内容设计超越表层事实寻求深层的带有规律性的认识,从经验观察引向学理探究层面,在缓解策略方面不仅探讨教育教学改革具体对策,而且从心理干预、教育伦理反思和教育价值导向上面力求有所建树,将厌学问题研究引向一个新境界。

四、本课题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技术路线和实施进展规划。

(一)研究方法——采用复杂思维、关系思维、整体思维方式,在哲学反思批判的人文范式下将事实研究与价值研究整合起来,采用人文社会和教育研究中比较适合的思辨方法、叙事方法和案例呈述形式,辅以科学研究中的一些相关实证方法为思辨研究提供血肉和素材,依靠哲学思辨搭建理论骨架,为基本事实做出定性结论,为整个的研究过程掌握价值方向,确保不沦为一般的事实研究和就事论事的叙述,力争达到一个理想的研究水平。

对中国知网中的文献调研与综述、现状调研和观察、问卷数据处理技术等资料收集方式和处理手段的运用将确保研究起点的高度,确保不重复国内已有的研究。

(二)研究思路、技术路线——从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的评述中确立研究起点——反思社会和教育界对厌学问题的严重忽视与价值偏见——运用调查研究(样本调查和个案研究)获取新的事实结论验证自己的事实和价值判断——站在理解和同情立场上为厌学学生展开辩解——对学生厌学原因展开缓解对策研究和多学科视角的学理探讨,包括心理学角度的学习与教育生态建设、教育文化伦理除旧布新与人本教育价值观的引领。

(三)实施步骤

2009年,文献研究(3月)、第一次研讨会开题论证和总体设计(11月)。

200912月——20104月,各学校在研究内容中选题或者接受分配任务,提交研究思路文本或争取申报立项教科研课题(200912月底以前);小学学业习惯培养策略研究和读本开发启动(200911月底),中学学习方法策略指导研究与读本开发启动(200911月底);制订统一调研问卷和访谈提纲、试调研、正式调研(20103月),处理数据资料(20104月)。

20104月底或5月初,第二次研讨会,以论坛形式交流调研情况和部分子课题论文成果;习惯培养读本开发和学法策略指导读本开发工作进展检查与诊断(各学校提交其提纲和思路要点)。课题主持人提交1篇交代调研假设判断及其验证情况的研究论文同台交流。

2010510月,3-5份调研和观察报告撰写完成;5-10篇符合主题要求的研究论文撰写完成;习惯培养课程开发和学法策略指导课程开发工作初步进展(明确思路,读本草稿,学术组10月底讨论)。

201011月,第三次研讨会。主题是“厌学问题的校内外根源和教改对策——基于充分文献综述和高起点的理性思考”,要求提交理性的根源分析研究论文、教改对策交流论文、各中小学的读本开发初步成果文本交流;课题主持人需提交1篇有分量的多学科视角的研究论文同台交流。

201012月——20114月底(第四次研讨会前)完成研究成果初步总结,各学校或子课题组提交调研报告、论文、案例初稿,学术核心组审核讨论并提炼成连贯的长篇研究报告初稿,构成成果汇编的前半部分,并组编后半部分的论文、叙事文稿、案例;完成两个读本的开发并提炼其作为协作体内学校通用校本课程背后的课程思想。

本课题研究成果表达形式初步确定为:1篇集中反映协作体集体智慧的长篇研究报告(5-8万字),1530篇优秀论文、叙事研究案例、调研报告(7-8万字),1门小学通用校本课程(良好学业习惯)、1门中学通用校本课程(有效学习方法和策略)。(彭敦运先生要求)成果的检验标准为系统性、引领性、草根性、可读性、可操作性,做一线教师和校长满意的研究。

20114月底或5月初,第四次研讨会,成果总展和交流发布。201111月前,研究成果集出版,两个读本作为校本课程成型(可考虑出版)。为参与课题单位鉴定子课题并推荐到省教科规划办评奖。

20113——4月,策划人本化学校教育实践系列研究协作体下一轮研究主题——教学社会性与交往教学实践研究,当年11月启动。

本协作体采取中期检查、互访互评交流、网络媒体和正规期刊杂志发布成果进展报告、向有关教科研部门推荐评奖等激励促进机制,推动研究进展。

协作体将申请QQ群开展研讨交流,中国教育信息网的校本研究专栏、湖北省教科规划网、湖北教研网课题研究栏目、武汉省城教育网等网站提供成果发布交流空间。

学术顾问彭敦运先生在其QQ空间(767959161)提供常年学术咨询和指导服务,课题主持人刘合荣先生在湖北教研网、武汉省城教育网的各专题栏目和个人邮箱(herongliu2006@126.com)中提供专业服务,学术秘书周自学先生通过个人邮箱(xuezizhou@sohu.com)提供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