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您现在的位置: 阳新县第一中学>> 教师频道>> 教师文集>>正文内容

教师文集

文以传道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高中学段是基础教育的重要阶段,它是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高中学校担负着为高校输送合格新生和为社会各行业输送有较高素质的劳动后备军的双重任务。作为语文学科,为国家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高素质人才更是责无旁贷。怎样培养呢?那就是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入“立德”教育。

一、让德育走进高中语文课堂

自从唐韩愈发起古文运动以来,古文运动的基本主张之一“文以载道”就成了后代文学、教育的传统,一代代传承下来而发扬光大。大凡当教师的,都能对韩愈的“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者也”倒背如流。“传道”是教师职责的第一项。这个“道”,不仅指系,认识是正确鲜明的。文道不可分离;文(语言文学)的教学必须承担起“传道”的任务,“传道”是教育、教学的首要任务。

韩愈的“载道”说不仅在当时,即使在现在也是先进的。它与现代教育理念是一致的。德国教育家、哲学家赫尔巴特说:“教育的惟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1、苏霍姆林斯基说:“和谐的全面发展的核心是高尚的道德。”2、无疑,今天的教育工作者应当在具体的教育工作中,在课堂教材教学中发扬文道结合的传统,贯彻寓德性培育于课堂教学中的方针。

高中语文课堂是德性培育的重要阵地。但就实现在教学中贯彻德性培育的目标而言,情况并不尽如人意。

1.高中语文课本——德性教育的生动形象而又丰富多彩的绝佳教材未能在德性培育中发挥作用。

高中语文教材六册凡160余篇课文,都是古今中外名著名篇,文质兼美,它们不仅有认识作用、审美作用,更有德性教育作用。编者选编这些作的初衷显然是要发挥它们的双重作用。但是由于应试的压力、教学大纲和教者教学理念的限制,教材的德性教育作用并未能发挥出来,仅仅是教学流程中思想内容的析,中心主题的概括,人物性格的把握与德性教育沾一点边,且都是支离破碎的,抽象空洞的,以解题应试为目的的。目的落空,形式和内容也必游移,这些分析概括提炼也就成了实现提高学生作品分析理解能力的手段——德性教育被架空、被弃置了。

2.教者在课堂教学中贯彻德性教育的主观意识不强。

没有目的就没有相应的动力,他们是不自觉的,没有明确坚定的意识性和行为的系统性。语文不考道德修养,还需要花课时贯彻德行吗?

而中学生,尤其是高中生,正是德性结构形成的关键阶段:“13岁到15岁的少年是伦理性德性结构发展的最佳期……16岁到28岁的青年期是伦理德性结构发展的关键期。青年期的德性结构发展的基本特点是自组性(自我教育、自我选择、自我组合为主),突出表现是德性自主性与成熟性。”3这个时期,也正是青少年育德力量发生转化的时期:由他律互律开始转变到自律互律。

在这个时期,高中生睁大好奇的眼睛审视着世界、认识自我,并在心中按自己的蓝图架构道德之厦,他们厌恶空洞的道德说教,厌恶絮絮叨叨苦口婆心。他们崇拜名人,崇尚成就,喜欢生动感人的东西,他们无意或刻意地模仿追求。显然,这正是利用中学语文教学对他们进行德性培育的“用武之地”,高中语文课本应当是德性培育的绝佳教材!

让德性培育大步走进高中语文课堂!

这将收到事半功倍、潜移默化立德树人的巨大功效。

青年期只有一个,德性结构发展的关键期也只有一个。语文教学者抓住时机,利用有利条件在语文课堂上贯彻德性教育,以之为自己的工作职责之一,以之为自己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重大责任。

二、让“爱”成为高中语文德育的主题

文学巨匠高尔基说:“爱是文学的永恒主题。”因为它们是生活的永恒主题。“爱”的内涵是很大的:友爱、爱情、对生活生命的爱、对事业知识真理的爱、对家庭、集体、社会、祖国的爱。爱什么,为什么爱怎样爱,反映的是一个人人生价值观,决定着他的社会行为以及行为方式。这些问题反映了一个人生命价值的取向,是一个人世界观的核心。

显然,爱这个简单的字包含着人生一系列重大命题,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德行培育应从小开始:“教师应该注意培养自己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对劳动人民、对共产主义伟大理想的忠诚。这些品质,要从孩子开始看、开始认识、开始评价周围世界的时候就着手培养。”高中学生在人生德性结构发展的关键期确立正确的爱的价值观,是有极其巨大的意义,将会对他们的人生产生关键性的影响。

中学生,尤其是高中生,正是开始体味生活、也正是高度情感敏感、情窦初开、很想懂得爱和怎样爱的时期。然而中学政治教材对死讳莫如深,对爱(除了三热爱)尤其是情爱,也闭口不提。纵然高中生已对爱有困惑,有思考,有探索,需要在这方面得到指导。

是爱:是对亲人、友人、情人的深受,是对祖国和人民的深爱,对正义事业科学真理的深爱。

从水生、水生嫂身上,我们可以体味到夫妻之爱的委婉温情,对祖国对家乡的爱与对妻子爱的统一。

从林觉民身上,我们可以感受到对人民的爱高于对妻子的爱的崇高,感受到爱的奉献与牺牲的伟大。

从刘兰芝、焦仲卿身上,我们可以领会到爱的坚贞忠诚。

从艾青身上,我们可以感受到对母亲的爱的深沉与执着。

从李白、杜甫、刘白羽、碧野诗文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对祖国壮丽河山之爱的热烈。

爱的观念是生命价值观的基因,对亲人、友人、丈夫或妻子,对人民、对祖国、正义和真理乃至对任何一个渺小的自然生命体的爱构成了一组组碱基对,这些碱基对最终组成了决定生命体价值、意义的德性结构和世界观的巨大DNA分子链,决定了一个生命体的德行面貌、素质水平和人生行为。

因此,我们教师应该在语文及其他课程中补上爱的德行培育课,这样做的意义在于:有助于高中生及时形成正确积极的爱的观念和人生价值观;有助于提高其品德人格修养;有助于其素质的全面发展。从而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观念与风气;有利于国民素质、文明水平的整体提高。

这样做,就是德行教育的一个改革,就是对教育方针“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体落实,就能把学生培育成如毛泽东提出的:“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三、语文教学德性培育的原则和方法

1.语文教学德性培育的基本原则。

高尔基认为:“文学,就是人学。”而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这首先就是人学。”教育,德性培育的对象是人,所以德性教育的最首要的原则是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

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有五层次:生存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的需要、爱和被爱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低层次需要只须依赖物质条件即可满足,而高层次的需要必须依赖精神活动,依赖个体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实现,换言之,必须获得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积极评价才能实现。因而,根据这一原理,德性结构的形成必然是“人”的自身的高层次需要,其道德品行作为“人”的社会重要属性必然要获得进步社会意识正面积极评价,方可能实现“人”的自我价值。这个基本原理决定了语文教学德性培育必须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

其次,从德性结构发展过程看,高中学生的育德力正处由他律、互律到自律的转变期,这个阶段他们厌恶简单教条式说教,喜欢进行自我内心探索,从而得出认知结论。知识学习如此,德性形成更如此,这个阶段他人、外部教育力量渐次减弱,自我教育力量渐次增强,最终“达到自我修养的境界”。这也决定了德性培育必须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只有如此才能使他们“人”的意识需要起积极主流作用,通过自我教育达到自律、自我修养的境界。灌输是没有多大作用的,因为高中生阶段不仅自律是主要的德性约束形式,自我意识更是人生发展中最高的阶段。”同时,高中阶段也正是青少年德行规范内容在长期积淀之后的独立“自组”阶段,我们教者的既定德育目标只有通过他们自身的“自组”整合到其将影响一生的稳定德行结构中,才是有效和有意义的。

从教书育人的目的看,也必须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德性培育最终目的是培育不仅在学校,而且要在社会上,在其一生都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教是为了不教”,在离开学校的情况下,自律、自我德行修养的追求必须依赖于学校德行教育时形成的信念、意识、坚定不移的世界观。这只有通过“人”的“自我”起作用。

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进行自我德行培育,既是原则,也是方法、技巧,是艺术。当代教育家林东缨说:“一切教育,都是为了催化,推进自我教育。自我教育才是教育的最大技巧和最高境界。……成人成才之路,恰恰是自我教育之路”、“推动学生以寻找理想的自我为中心的自我教育,则是让学生自己确立人生的坐标。此种内功,功高盖世,功德无量!深得此功的教育,引寻找之门而不见其形,导寻找之路而不闻其声。”

2.教育在语文教学德性培育中的主导作用。

以学生为主体的“自我教育”,并不意味着德性培育可以“自我运行”。教师在其中应起引领、指导的作用。杜威认为:“教育科学的最终现实性,不在书本上,不在讲授教育科学的教室中,而在那些从事指导教育活动的人们心中。”换言之,在教师心中。因为高中生德性结构的“自组”的构造形式、方向有较大的盲目性,让其德行教育“自动运行”会呈现不规则的热分子“布朗运动”。因此,教育者掌握的纲领、目标、方向、内容、要求——即时代、社会、党、祖国的要求应成为领航员——起主导作用。

3.教师如何成为领航员,我以为主要方法有:

 (1)发挥语文教材中人物形象的榜样作用。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性格鲜明、品德高尚的人物形象,在强大艺感染力的作用下,学生会对他们由感知一一理性认识、认同一一崇敬、模仿,这一系列心理活动过程实质上是榜样的树立、启动教育作用的过程。“用榜样总比用教条容易领导,容易管束。””

教者要善于运用这些艺术形象,要由“形”到“理”再到人生实践,在具体教学中步步引导。“教育工作者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以鲜明的榜样把这些可贵品德展现给青少年,以触动他们的心灵,引导他们的思想,激励他们追求道德最高标准的志向。”

 (2)要抓住情感活动这个中间环节。

品德心理成分研究认为,品德要素有四个:知、情、意、行。处于中间环节的“情”在语文德性培育中是关键环节。一个鲜明的艺术形象、一段华彩生动的语言、一则感人的故事可能成为榜样,成为模仿对象,成为座右铭,首先它必须能感人,使学生对形象的遭际关切,产生与形象的情感共鸣。然后才有学习模仿之“意”,才有如此为人、如此修身养德的“行”。这正是文学的特点,语文教学德性培育的特点。“情感所起的作用,比单纯理智所抱的信念,或比由于畏惧惩罚而形成的根深蒂固的习惯,都要强有力得多。”

教者要有意识地、艺术地引发学生的情感活动,其方法是多样的,这里不赘述。

(3)教者要以身为范。

教师主导作用、领航员作用最直接的莫过于自己的言传身教的模范作用。当我们要以艺术形象打动学生、教育学生时,我们自己首先必须被打动,先于学生受到教育。当我们要求学生具有某种品德时,自己首先必须具有这种品德。天天与学生处在一起的教师的一言一行是学生最直接的模仿对象,起着很大的示范作用。教师以身为范还可以大大增强德性教育的信度和效度:“只有当长辈(教师)个人榜样的力量产生影响时,当所有其他教育手段充分体现出道德的纯洁和崇高时,教师的话才具有教育力量。”

这就要求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对作品和形象要有深刻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激情,这样才能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同时要对作品中人物的高尚品德有正面积极的评价,从而示范性地表述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追求,即,不仅让形象成为榜样,也让自己成为学习榜样、实践榜样的榜样。“身教重于言教”,“身正为范”,教者的品德人格,可能对学生产生终身的影响。“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其言虽有封建色彩,但却表明了这个影响的巨大与长久。

4.语文教学德行培育目标要明确,要有时代进步性。

教育在改革,社会观念、德行标准也在变化中。但高中语文课本中的教材大多是几十年上百年前甚至二三千年前的作品。不同的时代、阶级、民族、社会制度,其道德规范是不同的。利用这些作品进行德性教育要区分良莠,辨别正误,有所取舍,批判地利用。允许学生,尤其是高中生对德性标准进行讨论、探索,但教者应据“与时俱进”的原则明确教学中予以贯彻的德性标准,这个标准应有时代进步性,在符合时代进步性的前提下,兼顾传统性。

例如关于爱:要自爱自尊,要爱人、爱故乡、爱祖国、爱正义、爱科学、爱真理,爱自然,爱美,爱生命;情爱,要忠贞专一,对正义、真理之爱,要热烈执着。

关于生与死:生命是美好的,生命应予珍惜,一切生命,他人与自己的生命有同等价值,生命的最高价值和意义在于为他人,为社会,为正义而奉献,在不可兼容的情况下,正义、爱情、人格尊严、祖国利益值得以生命去保卫或换取。生命价值不在长短,而在于是否充实,是否奉献了自己的价值。

当今社会,旧的封建伦理道德以“传统”的面貌出现,开放后西方哲学思想、人生观的渗入,庞杂的社会流行观念的影响,对高中生的德性结构的形成、自组,会产生很大的负面作用。因此,语文教学中贯彻德性培养,目标明确、标准具有时代进步性,是至关重要的。

5.高中语文教学中德性培育的几种方法。

(1)阅读。包括课文阅读、课外作品的阅读。课外阅读作品要精选,要有

(2)分析。课文的分析,在分析中引导到德性培育。

(3)综合。不同的课文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了优良德行的某一方面,要把不同时代、不同作者的不同体裁作品综合起来,形成崇高品德人格的整体架构。

(4)运用。举行辩论会,调查评述生活现象,进行有关命题的作文练习、交流心得,等等。好的方法不一而足,优秀的语文教师可以在语文教学德性培育过程中探索、创造新的好方法。

我曾组织学生进行“英雄的生与死”的讨论会,指导学生进行“我心目中的英雄”、“人固有一死——谈课本中杰出人物的生与死”、“感悟生命”等命题、话题习作。作为本文结语,我在此引用几位同学作文中的片断,以说明语文教学德性培育对他们生命价值观、德性结构的建立的影响。

总之,在高中阶段,把思想道德的熏陶融入到语文教学中去,既使语文教学增强了文以载道的社会功能,又比单纯的思想说教增加了趣味性,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教育,这是一项我们应该开拓的领域,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