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您现在的位置: 阳新县第一中学>> 教师频道>> 经验交流>>正文内容

经验交流

给学生留点思考的空间

  高考分数揭晓。一同事孩子读书非常勤奋刻苦,三年高中几乎要把板凳坐穿,悬梁刺股、孙康映雪的成语典故,全都用在他身上,经常被老师树立为典型,作为学习的榜样。但就是这个几乎能够把书上每行字毫不犹豫的背出的人,竟然没有考上大学,熟悉他的人都替他惋惜,我亦然。近来读书,想起现代原子物理学奠基人卢瑟福的一个故事。
     一天深夜,他偶然发现一位学生还在埋头实验,便好奇地问:“上午你在干什么?”学生回答:“在做实验。”“下午呢?”“做实验。”卢瑟福不禁皱起了眉头,继续追问:“那晚上呢?”“也在做实验。”勤奋的学生以为能够获得导师的一番夸奖,没想到卢瑟福大为恼火,厉声斥责:“你一天到晚做实验,什么时间用于思考呢?”
     勤奋的学生遭到了斥责,看似委屈,实际上是大师在传授真经啊。很多时候,我们宁愿相信勤能补拙,终日忙忙碌碌,而不愿意停下来思考。我很替同事的孩子难过,也对教他的老师很不理解。若他的老师跟卢瑟福大师一样不是赞扬,而是当头棒喝,指点迷津,我想那个孩子肯定会有别样的人生。是他,将一个有志愿的学子生生的戕害了。而这样的老师并没有断绝,而且还在大行其道。更可悲的是,他们还没有认识到这样的危害,还在标榜自己的勤恳与踏实。如:上课满堂灌,课后作业满天飞,下午活动课授新课  甚至还有个别教育领导说:“时间是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愿意挤。”
他们把学生当做了一个口袋,只管将知识往里装往里填。忽略了学生是一个有生命的个体,对知识的消化和吸收是需要时间慢慢咀嚼反刍的。他们的勤恳和踏实完全束缚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限制了学生思维发展的空间,使学生永远停留在低水平的层次上,永远走不出前人的 窠臼,日复一日的循规蹈矩,成为一个车间流水线下来的没有个性没有特点的“产品”。产品是“部优”或“省优”,财富和他们的意愿。殊不知正是他们的这番苦心,使学生思维僵化,创造力萎缩,没有活力没有创新。在现实生活中,这样高分低能的学生给我们留下的教训还少吗?
让我们走出课堂,把空间还给学生,给学生留点思考的空间吧!他们的成绩或许是达芬奇画的一只不好看的蛋,或许是爱因斯坦做的几个丑陋的小板凳。但是他们让我们看到智慧的火花,创造的伟力。总有一天,曾经落在牛顿头上的那只会思考的苹果,也会落在我们可爱的学生的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