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您现在的位置: 阳新县第一中学>> 校庆专栏>> 校史回顾>>正文内容

校史回顾

阳新一中“百年校史回顾”

 

千载儒学 光前裕后耀史册

 

百年名校 继往开来谱新篇

 

    阳新县第一中学,地处竹林塘湖畔,阳新大道东侧。领兴国古州之神韵,得富川山水之灵气,是播种科学文明的黉宫,是生长参天大树的宝地,是哺育金凤凰的摇篮。从这里走出去的共和国将军王平上将沙场倥偬,永垂青史;“全国十佳公务员”王贤田勤心为民,名扬九州。

    回眸过去,阳新一中的历史可上溯至北宋太平兴国年间(公元977年)的儒学。一千多年的校史难以考证,但儒学薪火代代传承,生生不息。有记载,清末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兴国州中学堂在兴国城区蟠龙山儒学垴文庙内创办,由此开创了近代中学教育的历史。1912年因州改县,学校易名为“阳新中学校”,学制4年,注重爱国教育。

    19411月学校在燕厦乡(解放后划归通山县)复校。为抗日救亡,始设军事教官,办学条件异常简陋。抗战胜利后,学校迁回儒学恼至1949年解放,学校共招5届,14个班,724人。

    1950年学校易名为阳新县初级中学。

    1955年因在白沙新办一所中学,故改名为阳新县第一中学。

    1958年秋始办高中,招三个班131人,首次成为完全中学。

    1961年改名为阳新县城关中学,实行一校两址,高中部迁至桃花庵(原阳新师范现阳新高中)。

    1972年春,高中部迁回,恢复完中,校名为阳新城关中学。

    1978年秋,学校复称阳新县第一中学。

    1989年秋,学校搬迁到县城东北部竹林塘湖畔阳新大道东侧。

    改革开放后,作为阳新县唯一一所经省教育厅批准的首批省级重点中学,曾因她的骄人成绩而令人瞩目。跨入新世纪以来,阳新一中坚持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加强师德建设,坚持寓德育于各科教学和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之中,落实素质教育目标,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强化环境保护意识和安全意识,全力营造出整洁、优美、文明、舒适的育人环境。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亲切关怀下,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让全县人民欣慰的成绩。与时俱进的办学理念、锐意改革的办学方略、独具特色的校本研究,使阳新一中步入了飞速发展的快车道。

    阳新一中现有建筑面积48448m­2,其中教学用房18558 m­260个高中正式教学班,4500多名学生,全校在职正式教职工304人,专任教师270人,高级职称l1O人,国家级、省级优秀教师36人。

    20008262009826,这所全省首批重点中学先后培养了4名黄石市文、理科高考状元,有18名优秀学子跨进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神圣殿堂,3000多名一类重点大学学生和1万多名本科生,成为蜚声海内外的国家栋梁之才和社会各界精英。

    20052008年共有327人在各科奥林匹克竞赛中荣获省级以上奖项,60多名体育、艺术特长生考入高等院校。

    百年征程垂青史,一路风雨一路歌。阳新一中先后荣获“全国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活动先进单位”、“湖北省省级文明单位”、“湖北省教育科研实验学校”、“湖北省教改名校”、“湖北省综合治理先进单位”、“湖北省平安校园”、“武大优质生源基地”、“黄石市市级示范学校”、“黄石市教科研十强学校”、 “影响黄石发展100品牌”、“阳新县红旗单位”等一系列荣誉称号,成为阳新这片红色土地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从清末儒学垴孤单凋弊的古月楼,到如今竹林塘湖畔现代化楼群,从不足百人的旧式中学堂,到拥有5000多名师生员工的现代化知名学府,昔日的荒烟蔓草地变成了现在的菁菁校园。如今的校园,新楼靓丽,疏影横斜,百花争艳,幽香袭人。抚今追昔,令人感慨万千!

    百年征程,百年拼搏!克难奋进的阳新一中,正和着时代的节拍,迈向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