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您现在的位置: 阳新县第一中学>> 教师频道>> 教师文集>>正文内容

教师文集

浅谈“立德”教育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2006年,中央在全国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中,国家主席胡锦涛同志就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发表了重要讲话,其中特别强调广大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时代要求,反映了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明确了当代中国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近来,我校提出“立德、立志、立法”的三立教育办学理念,同样将德育工作置于一个很高的位置。很显然校领导对“教育不应止于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而应以形成完整的人格为最终目的”这一观点了然于心。

    然而在培养新型人才的过程中,学生中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现象:小部分学生具有强烈的物质欲、权力欲、报复欲;且过分以自我为中心,只想索取,不愿奉献的价值观。这一不良现象如果任其蔓延,很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对社会产生日益巨大的负面影响。也因此在现阶段给老师和学校带来了新的教育挑战。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也深深感觉到德育工作的艰辛与刻不容缓。尽管我个人是名英语教师,但在这几年教学工作中不断摸索,认为德育工作不仅仅限于中文教材,在我们现行英语教材中也有不少课文可以用作德育教学的教材。如果加以整合利用,在传授英语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利用英语教材中的题材,对同学们予以“立德”方向的引导,相信会很好地提高我们的英语教学质量。

以下是本人在现行英语教材中注意发掘可供德育工作发挥渗透的课文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高尚情操。我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把“三立”教育贯穿于英语知识的传播之中:

一、树立学生远大的理想,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如高二(下)第14单元中I have a dream(《我有一个梦想》)一文,描述了马丁·路德·金为美国黑人的政治权利而战斗的事迹。在讲授这篇课文前后,可以播放马丁·路德·金发表的演讲录音I have a dream,让同学们在赏析他那慷慨激昂的演讲过程中,去领会和学习马丁·路德·金为自由、平等的民族事业而献身的伟大精神,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同时也不失时机地让学生正确理解自由与规范的关系,使他们认识到既要追求人格的自由,同时也要遵循社会秩序。

二、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具有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如在高二(上)第1.单元No boundaries(《壮志无涯》)一文中介绍了英国宇宙理论大科学家Stephen Hawking(斯蒂芬·霍金),1988年,他在轮椅上完成了普通人都能理解的科学巨著《时间简史》,在英国本土、欧洲,乃至全世界引起了轰动。从他身残志坚的人生历程和豁达乐观的科学精神中,我们可以引导同学们学习这位伟大科学家的人格魅力,作为身体健康、体格健全的我们没有理由不珍惜自己,做一个乐观向上的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三、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如高三第15单元Young Volunteers(《青年志愿者》)一文中描述了三个青年志愿者的经历,让我们熟悉了志愿者的工作同时也意识到志愿工作不仅造福于社会,而且也有益于自身能力的提高。在这篇文章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同学们思考:What's the writing purpose of the passage?(这篇文章的写作意图是什么?)很显然就是文中前联合国秘书长柯菲·安南的那一句话:“…each contributionno matter haw smallcan help make a difference.(…每一次贡献,不管大小,都能产生影响)”。通过学习,学生感受到了自身的价值,意识到了共建和谐社会,每个人都应该承担责任,积极参与。从而激发了他们刻苦学习的热情。

四、树立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意义。

如在高二(上)第9单元Saving the earth(《拯救地球)))中我们了解了三大公害,即饮水污染、卫生状况恶劣和空气污染。当前气候变暖及癌症患病率上升,皆与三大公害有直接关系。从这一课中我们可以引导同学们:虽然我们无法改变世界,但我们却可以改善教室及学校。以此我可以设置一场讨论赛:How can we protect the environment(如何去保护环境)。同学们站在各自的立场上,联系实际,展开丰富想象。尽管每个同学表达的心声各有不同,但能够看出他们都慢慢地可以挖掘事情的本质—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

以上是我在英语教学中渗透“三立”教育的尝试,同时我也严格要求自己。“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教师的职业操守,教师自身的行为示范对学生最具感染力,作为其中一分子,我认为加强自身修养意识,提高自身道德水平,才能更好地将教育工作进行下去,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为人师表”。

学校的德育工作和学生们的良好品质习惯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是经过不懈的努力,把德育工作渗透到日常教学中,让课堂鲜活起来,赋予课堂生命力,在学校和广大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道德的种子一定会在学生心中生根开发,结出善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