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您现在的位置: 阳新县第一中学>> 心理教育>>正文内容

心理教育

中学生早恋问题的成因与控制

 

一、“早恋”产生的原因

由于错综复杂的原因,中学生的“早恋”也越来越多。这种现象直接或间接地冲击了学校的思想工作与教学工作,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关心的焦点问题。

下面我们分析一下“早恋”产生的原因。

1.青少年发育早熟。北京市于1963--1964年度调查,女生月经初期平均145岁,而八十年代部分地区调查,则提前到平均13岁多一点,最早的仅9岁。有调查数据表明:我国目前初中一年级女生中月经已来的占574%,初中二年级男生593%的已有遗精现象。这些变化,意味着相当多的学生性早熟,这就会使他们情不自禁地产生对异性的爱慕和追求,也就成为出现早恋现象的原因之一。

2.性教育残缺和滞后。我国由于长期受封建观念的束缚,不少人认为,对青少年进行性教育,使他们懂得了性知识,就会助长他们的性尝试。为了保持青少年的纯洁性,便杜绝他们对性知识的任何接触。有些学校尽管进行这一方面的教育,但往往遮遮掩掩。在家庭教育中往往把性行为说成是低级下流的事,见不得人的活动,或闭口不谈。由于这种禁锢,青少年对自己身体的第一性征与副性征的发展变化不了解来龙去脉及科学卫生的处理办法。越是得不到正确的科学的解释,越是觉得神秘,在这种特殊心理驱使下,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就会引发男女学生“早恋”的心理。

3.社会上不健康文化的影响。社会、生活环境中男女青年亲昵的举动随时随处可见,影视文化中对爱情的描写,“黄色”录像、书籍的秘密流传以及同学之间对异性的谈论,使个别学生接受了错误的性知识和恋爱观。他们带着好奇心理想体验一下与异性交往的感受。一旦有了反馈信息,又会增加感情因素,助长进一步探索的愿望,从而陷入“早恋”的游涡。即使得不到应有的反馈,也不会降低这方面的好奇心与仿效性。由于认识水平有限,很少考虑后果,往往一触即发,不能自止。

4.家庭因素。对于大部分出现“早恋”现象的学生,一般缺乏正常的家庭教育。有的是个体户,家中忙于生意,忽视对孩子的教育;有的是父母离异,孩子得不到正常的家庭温暖和教育;还有的父母不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给孩子造成极坏的影响。由于这一时期的学生独立意识的增强,有些困惑不解的心理生理问题无法向父母请教,此时极希望能有一个理解自己、安慰自己、能与之倾心交谈的知心朋友,这时男性的果敢、刚毅与女性的温柔、细腻的互补性使异性同学成为充当这一角色的理想对象。随着感情的交流,以友谊为开始的异性朋友会逐步发展为“早恋”。

一般说来,“早恋”比较纯洁,但带来的负效应又是严重的。不仅分散精力,影响学习和参加各种正常活动,还影响发育平衡,造成心理创伤,严重者走上犯罪道路。在社会上、学校内一些打架斗殴、盗窃事件的发生,往往与青少年的“谈朋友”有关,对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二、“早恋”的防范与解决措施

中学生一旦出现“早恋”现象,作为教育工作者既不能简单粗暴地对待,也不能听之任之,应全面分析,正确指导,妥善解决。

1.转变陈旧观念,大胆地对学生进行青春期教育。教师应明确性是一门科学,不能谈性色变,使学生通过正常的渠道对自身的生理、心理现象有科学系统的了解。开设《健康教育》课,由教师讲授并配合录像、挂图等形式,给学生讲解性器官的构成,青春期男女发育特点及性道德知识,帮助学生拨开心头迷雾,掌握自我保健知识,增强性保护意识和对不健康思想的免疫力,为他们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2.积极引导男女学生正常交往。中学期间,男女生之间的交往易朝两方面发展,教育者要善于引导,注意男女生之间的团结、友谊。支持和鼓励他们之间广泛正常的接触,教育他们破除封建的男女授受不亲的观念,同时还得教育学生男女有别,在交往中应保持一定距离,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就是要开展相应的课外活动,如组织演讲比赛、主题班会、参观参加公益活动等,增大男女生交往的“透明度”,在活动中建立起纯真的同学友谊,扭转因活动少造成的兴趣偏移。同时利用异性效应在许多方面使他们得到有益互补,促进心理的成熟。

3.加强心理咨询。建立咨询室,针对部分学生内心困惑不解和不知所措的问题,采用书信或面谈的形式,使学生获取正确答案,卸下包袱,以全新心境,对待所遇到的问题。

4.告诫学生“早恋”造成的后果。由于中学生心理的不成熟以及性格志趣等因素的不确定性,“早恋”结果往往以失败而告终。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把精力用于谈情说爱,荒废了学业,那是本末倒置。在晓以利害的基础上,使学生能够冷静、理智地分析“早恋”的后果及影响,本着既为自己的将来又对对方负责的态度,及时结束不合时宜的感情交往。

5.取得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的支持。校内适当开展集体教育,引导学生探索人生的价值意义,树立崇高理想。校外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的有机结合,通过家长、辅导员、居委会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这样效果往往比较显著和巩固,不易出现反复或暗中来往的情况。但这种方式也要因家长的文化素质、教育能力而有所区别,以免给学生造成较重的思想负担或产生自卑的心理,影响身心的健康。

6.加强法制教育。对于个别自我控制能力差,意志薄弱,缺乏道德观念,在“早恋”过程中发生越轨行为的学生,要结合法制教育,对其给予严厉批评。情节严重的还应做出严肃处理,以教育其他学生,加强道德观念和法制观念,理智地尽快地终止这种误入歧途的早恋。

上面我们分析了“早恋”产生的原因以及解决的方法,希望引起教师们的重视,正确对待和处理中学生的“早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