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有信,花开满径,教研有期,润物无声。为了进一步深入推进我校课堂的改革,提升我校青年教师的基本功,我校生物教研组于4月23日举行“阳新一中2025年春校本研修赛课活动”。
第1节课,胡雄老师播放“新冠mRNA疫苗研发”新闻片段,提问:“科学家如何像‘编辑文字’一样改造基因?”学生结合课本归纳基因工程四大步骤,初步建立知识框架。学生角色扮演“大肠杆菌”与“农杆菌”,分析不同受体细胞的转化方法;通过荧光蛋白表达实验视频,总结检测目的基因是否成功表达的三种途径。最后围绕“转基因技术的利与弊”,学生以“科研人员”“农民”“消费者”视角展开辩论,胡老师引导从操作程序科学性角度评价技术风险,深化社会责任意识。
第2节课,柯有剑老师主讲了《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本堂课,柯老师以短视频“加酶洗衣粉”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结合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层层深入地引导学生探究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通过安排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使他们直观地认识到酶的作用意义。之后用设计的物理模型中小球越过障碍数量类比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带领学生理解酶在化学反应中催化作用的机理。接下来讲解酶本质的探索历程,并展示了学生的导学案成果。最后对本节课进行了总结并布置了课后习题。整堂课学生注意力集中,参与度高,气氛热烈。
第3节课,胡琼老师老师以“校园内樱花树开花数量年际变化”为引,提出核心问题:“如何科学描述一个种群的动态变化?”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展开讨论,初步感知“种群密度”概念。通过模拟实验(标志重捕法)和校园植物样方调查视频,直观呈现不同场景下的适用方法。
随后学生分组分析数据案例(如某草原田鼠种群年龄组成图),推导年龄结构对种群数量的预测作用,并绘制特征关系思维导图。整堂课氛围活跃,学生参与度高。
第4节课,舒诚松老师以“核酸检测中病毒RNA如何被扩增检测”为切入点,引发学生思考DNA片段扩增的意义。通过动画演示PCR技术“变性—退火—延伸”三阶段循环过程,学生总结扩增核心要素:引物设计、温度控制及Taq酶特性。本节课围绕“DNA片段的扩增及电泳鉴定”展开,通过虚拟仿真实验与真实操作结合,引导学生掌握PCR技术原理、电泳操作流程及结果分析。课堂突出“做中学”,以问题链驱动探究,培养学生分子生物学实验思维与严谨的科学态度。
此次活动,老师们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在活动中有所思、有所悟。相信在不断的教研过程中,全体生物教师会在反思与实践中构建更加优质的课堂!
图文:宋仕豪
来源:教科室|生物教研组
初审:柳辉
终审:刘杰 陈洪星
- 上一篇:以赛促教提师能,深耕课堂提素养|阳新一中地理组开展青年教师赛课活动[ 05-06 ]
- 下一篇:以赛促教提教能,深耕思政育新人|阳新一中政治组开展青年教师赛课活动[ 05-06 ]